法庭上的李庆军。制图:吕韶文 张雨薇想象一下——天天给房间紫外线消毒两次、给自己做四次腹膜透析,还要瞒着同事正常事情,坚持1400天;生命的最后8个月,小我私家审了案件121件,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;进手术室前的1小时,躺在病床上连打13个电话,都是给同事交接事情……以上各项,普通人体验其中任意一个,都市以为十分辛苦。
然而有人却全都做到了!他就是——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、立案二庭原副庭长李庆军。2018年9月28日,李庆军因肾病医治无效去世,年仅54岁。他的离去,让身边的朋侪、同事深感震惊。
“没听他说起过,不知道原来病得这么严重!”“庆军是个好人啊,咋就走得这么早呢?”李庆军出生在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北李洼村,他去世后,村里一群群人自发驱车,前往四百余里外的郑州怀念;无力前往的100多人自发在当地组织追悼会,一齐朝郑州的偏向鞠躬悲悼;家住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的周光华,曾是李庆军办的一起案子的当事人,年逾古稀的她坚持要带上一篮土鸡蛋,在女儿的搀扶下从300公里外的南阳赶到郑州,只为劈面悼念他。这位普通法官,究竟是个怎样的人,能获得老黎民如此高的口碑? 韧 “办妥案,对执法卖力,对当事人卖力,也是对自己卖力”2013年10月18日,周五,案件流水般一件件、一批批报来,这一周共批近60件案件,似乎是最忙的审查周。2014年10月17日,周五,下午批出15件案件,把桌上聚集的案件批完。2016年5月14日,周六,中雨,下午到单元,批了30多件案。
——摘自李庆军日记李庆军出生在贫寒家庭,幼时父亲因公致残,母亲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。兄妹4人中他是老大,从小就追随母亲上山砍柴、采药、挖野菜。但他学习受苦努力。
据姨夫卢守全回忆,“其时邵原镇上还没有电,庆军就在煤油灯底下做作业,两个鼻孔都被熏得黑黑的。”从小受家乡“愚公移山”故事的熏陶,加上幼年崎岖贫苦的履历,塑造了李庆军坚韧不拔的性格。
正是凭着这股“韧”劲儿,他考上河南大学,成为全镇第一个大学本科生。1986年大学结业后,李庆军被分配到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事情任教。
厥后他考入西南政法大学,攻读民事诉讼法专业硕士学位。1993年通过招考进入河南高院。
先从书记员干起,历任民事审判庭助理审判员、审判监视庭副调研员、审判员、赔偿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、立案二庭副庭长。“庆军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,和大家交流业务,三句话不离案件。”民一庭副庭长高光说,精湛扎实的业务水平,让李庆军在省高院首批入额法官考试中,取得了全院第四的好结果。
看到他对事情的“韧”劲,“庆军以后肯定是个法官的好料子!”现已退休的张古淮法官说。李庆军从事的民事再审审查事情,主要卖力生效裁判的监视纠错,又被称为“法官的法官”。他常说干事情要“对得起良心,对得起双方当事人,不能给党抹黑,不能给法院抹黑”。在管理再审一起建设工程条约纠纷案时,申请人江苏某修建团体有限公司称,已经支付给被申请人黄某某的10万元工程款原审未予认定,请求依法再审。
在和被申请人黄某某充实相同后,李庆军相识到,黄某某认可已领取了10万元工程款,但该笔款子已在之前算总账的时候算进去了。为进一步相识案件事实,李庆军又与一审承措施官联系,详细相识本案审理历程中的相关案件事实问题,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客观事实。最终,合议庭经研究认为,10万元应从应付工程款中扣除,并依法指令再审。
指令再审后案件获得改判,切实维护了外省企业的正当权益。“办妥案,对执法卖力,对当事人卖力,也是对自己卖力,是对自己最好的掩护。”李庆军在日记中这样写,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。
高光记得,有次在管理再审一起证券生意业务纠纷案时,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是案涉生意业务是否为期货生意业务。为彻底弄懂期货生意业务的相关知识,李庆军翻阅相关专业书籍,从网上搜索学习期货生意业务相关知识,还特地跑到郑州大学请教专业老师,一连好几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,并先后到多家证券公司实地相识情况。厥后他将有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案例向合议庭作了认真汇报,合议庭一致认为案涉生意业务属于非法期货生意业务,应认定为无效。
整个办案历程中,李庆军展示出来的专业知识,让案件当事人也深深折服。在妻子马凤实看来,李庆军“韧”劲的基础动力,在于他真心热爱法官这个职业。2016年4月,李庆军突发脑梗住院,住院期间为了不延长事情,他让同事把案卷送到医院,阅卷拟出意见后,再让同事把案卷拿回单元。“他经常说,一个法官不办案另有什么价值?我喜欢这份事情,办妥一个案件就有一种成就感。
”马凤实说。忍 “我不是要隐瞒自己的病情,是不想受照顾”2016年8月31日,今天下午感受很是欠好。身体像被掏空,有点晕乎乎,甚至有点模糊,身体像支配不了自己,眼睛看工具发灰发暗,视物不清,说话注意力不能集中,总感受要出大状况,坐一阵起来走路,似乎很机械,反映缓慢,运动一下才气自如。
2018年3月13日,昨晚乘k180软卧去北京。上午到北大医院,各项检查指标都很好。
医生说,我可能会是病人中控水最好的。上午改签回程票,从1:30改到10:52,下午1:30多到郑。2018年7月31日,写文书,伤口发炎,北大医院电话让继续输消炎药左氧氟沙里,晚上去输。克日晚上总失眠,半夜不睡。
——摘自李庆军日记李庆军的身体不太好,这在河南省高院,不是个秘密。但令大家难以接受的是,这背后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——2014年,50岁的李庆军被确诊为尿毒症。
如果不透析,就会危及生命。马凤实告诉中国长安网记者,医院其时给了两种治疗方案: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。
血液透析效果好,但每周要到医院做3、4次,每次要4个多小时。“不行,太慢、太影响上班了!”李庆军最终选择了便捷又节约时间的腹膜透析。腹膜透析可以自己在家做,但对情况、饮食、饮水和时间都有严格要求,要求病人必须有超乎寻常的自控力和意志力:一天最少做4次,每次要先洗手,戴口罩,房间天天举行两次紫外线消毒。
此外,还要严格控水,天天把一袋重2公斤的透析液,通过“腹透管”灌入和排挤腹腔,以清除机体代谢物和保持水分平衡。“4年来,他天天早上必须6点起床,做一天当中的第一次透析,上午下班回家做第二次透析,下午下班回家做第三次,一直到晚上11点多做第四次透析。”马凤实说。
正常情况下,透析是半个多小时,但如果不顺利,要一个多小时,肚子又疼又涨。而这4年来,无数次的腹膜透析,都是李庆军一小我私家在自己房间默默地做。
也因此,他的房间成为神秘的“禁区”,连怙恃兄妹都未曾踏足。在他的卧室,除必备的家具外,特定的紫外线灯、造就箱、加热袋等腹透设备一应俱全,靠墙堆着十几箱待使用的腹透液,床头柜的抽屉里放满各种药品盒。为便于做腹透,李庆军要往返8公里,从单元赶回家吃午饭。为此,有人同他打趣:“是你们单元的伙食欠好吗,要这么大老远的,天天跑回家用饭?”这个时候,李庆军总是嘿嘿一笑,什么都不说就走开了。
就是在天天至少4次腹膜透析的情况下,他每周至少接待10个案件的当事人,一天审查案件最多时达几十件,办案数量在全庭压倒一切。卜发忠回忆,“有次,我们连着两天合议一个案件。
当他站起来时,说一条腿都酸麻得没感受了。”另有一次,李庆军要去医院,说伤口发炎了。问是什么伤口,他支支吾吾迷糊其辞地嘿嘿一笑说,没什么,不碍事。
因为不能多喝水,医生很早就建议李庆军少说话。但他坚持上班开庭、和当事人相同,时间久了身体乏力、舌头发僵,连话都说不成。“他只说自己身体原因不能多喝水,真羡慕我们能大口喝水。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住了,他就用嘴唇抿一小口,或者喝口水漱漱口再吐掉。
”民四庭副庭长王春娥噙着泪水说。有段时间看他脸色浮肿,嘴唇发黑,而办公室里还堆着半人多高的卷宗,同事们都劝他“院里有划定,如果身体有病必须休息治疗,可不能拿身体当儿戏啊!”李庆军总是笑着说:“没事儿,都是小毛病,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。”2016年以来,根据医生要求,李庆军每月都要去北京复查一次身体。
为节约时间,他经常带着一个装着透析液和透析装置的箱子,坐周一晚上10点多的火车赶往北京,复查完后,坐周二下午的高铁回郑州。下车后,他总是先去单元,把一天落下的事情补上,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。马凤实心疼他,“我们请个假,好好休息一下吧。
”李庆军却说:“我不是要隐瞒自己的病情,是不想受照顾。现在法院案件多,大家手里都有一堆活儿。如果向导知道我有病,肯定就会让我休息治疗,那其他人办案的压力会更大。
” 仁 “越是扛麻袋、大包小裹来省院的,越要对他们倾注心血和注意力”2008年08月22日,上午在医院,主管医生坚持不让上班,下午到单元将民二庭杨淑兰,审监庭王彦付,周凤兰,杜留安四个上周案件报结,将民二庭印钢案研究完。2013年11月16日,周六上午,在院门外车站遇爱心募捐,给了20元,感受少了点,出去又遇到同一拨募捐人,我又捐了100元,让几个小孩感动的语无伦次,不知所措,喜出望外。可能就我一人捐这么多。
农村学生生病,同学们的悲愤,感动,也确应献爱心,帮人家一关吧。我一个农家子弟能从大山里出来上大学,又当上省高院的法官,很庆幸也很幸运。人要明白感恩,我除了办案没有此外本事,必须认真卖力地办妥每个案件。——摘自李庆军日记去过李庆军家里的人,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客厅地板铺的是瓷砖,三间卧室则是木地板。
马凤实解释:“李庆军老家的人经常来家里,他担忧农村人没有脱鞋子的习惯,看到是木地板,穿鞋子进门会以为不自在,就强烈要求在客厅铺上瓷砖。”作为在省城上班的“文化人”,李庆军自然成了乡亲们投靠和求助的工具。
马凤实说,刚完婚那几年,家里就是一个“客栈”——是那些来看病、打工、打讼事、咨询执法问题等的老乡们的暂时落脚点。为此,家里专门买了一个床垫,利便来人能随时有地方睡。“我哥就是一个到处为别人着想的人,从没有把‘我’字放在前头。
”二妹李妍哽咽道。她至今还记得去年9月2号,哥哥被推进手术室前,一连打了13个电话全是跟同事交接事情。一旁的医护人员都直摇头:“先把事情放放吧!你哪儿像个要做大手术的人?”不仅如此,即便在重症监护室,他也通过电话、短信的方式,为那些向他求助的人提供执法答疑。
40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李晓莲,就是其中一位。2018年9月17日,因公积金被扣的问题,她辗转要到李庆军的联系方式,向他打电话咨询。
“打了两次没有接,以为可能他事情忙,也没太当回事。第二天收到回电,庆军让我把情况编辑一条短信发给他,厥后还专门打来电话举行解释事情。”李晓莲回忆。
知道李晓莲心脏欠好,怕她因为这件事影响到身体,李庆军还慰藉道:“我现在也在重症监护室呢。你可千万控制好情绪,保重身体。执法是公正的,会给你解决问题的。
”说起那天的事情,李晓莲眼泪溢满眼眶。“他的病都这么严重了,我还打扰他……”不止是提供执法咨询,从事审判事情25年来,李庆军直接或间接到场管理的案件,无一错案和上访上诉。面临来法院打讼事的群众,他常说:“越是扛着麻袋、大包小裹来省法院的当事人,越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注意力。
”2010年的一天,李庆军到永城走访一位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雷某。因对讯断效果不满,雷某曾扬言要拉着植物人儿子上访。为打开他的心结,李庆军向他耐心解释讯断的理由和执法依据,一直谈到深夜十二点,最后雷某表现不再上访。
而当天李庆军回抵家里,已是第二天破晓三点多钟。事情中亲民温和的法官,在朋侪和亲人眼中,则是“不服务”的好人。2005年,高中同学侯怀乐有事找到李庆军,请他帮助解决自己侄子承包盖房发生事故的案子。
他自信凭借他们的关系,加上又曾是李庆军弟弟的班主任,这个体面他肯定会给的。谁知,李庆军看完质料,一脸严肃地说:“我们虽然是挚友,但案子是案子,受害者就是受害者,我不醒目涉。
”侯怀乐这才见识到了同学们口中“庆军这小我私家什么都好,就是有点太不给情面”的意思:“虽说明白他的性格,其时心里还是以为不痛快。”即即是对自己的家人,李庆军也绝不会突破底线,老父亲都责怪这个耿直憨厚的儿子“不服务”。大妹李香莲因土地被征用,赔付方面发生纠纷。
她原本想着让哥哥捎个话,自己讼事的希望会快些。谁知,李庆军只是详细地帮她梳理案情,解说法例政策,还告诉她要是打讼事只管自己打,不能打着有他这个法官哥哥的旗号搞特殊。为此,李庆军对大妹心存愧疚:“你有事找哥,哥也没帮上忙,哥对不住你!”事后,他还对妻子马凤实说:“要不咱们给香莲点经济赔偿吧。”对于被自己拒绝的“人情案”,他会认真地帮亲友们分析案情,指明偏向,而且告诉他们:“‘走后门’是行不通的。
你要是实在难题,我可以通过此外方式帮你。”有人评价李庆军为“三不伸手”法官:不向向导伸手,事情中从不挑肥拣瘦;不向同事朋侪伸手,连熟人也很少添贫苦;不向当事人伸手,坚守清廉公正办案。
归纳综合为三个字,即“韧”、“忍”和“仁”。2019年4月30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决议,追授李庆军同志“全国模范法官”称呼;7月26日,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河南省委在郑州召开表彰大会,追授李庆军同志“全国模范法官”“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呼。
受父亲的影响,儿子李然读大学也报考了执法专业。因为李庆军生前对儿子说过:“你所看过的书,所学到的知识都市赋予你气力,尤其是执法!”(泉源:中国长安网 作者:王淑静)编辑:杨智源。
本文来源:AOA体育APP下载-www.frzmdq.com